李家浩 | 學習古文字學ABC
學習古文字學ABC*
李家浩(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習古文字學ABC》。我想大家看到這個題目之後,一定覺得有點奇怪,因爲現在人們一般不會説這樣不中不西的話,但是20世紀20年代前後的人卻常説,如茅盾先生《中國神話研究ABC》《北歐神話ABC》(1981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茅盾先生《神話研究》收有此二《ABC》,書中《中國神話研究ABC》改名爲《中國神話研究初探》)。《學習古文字學ABC》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是我講的内容是古文字學最基本的知識,二是我講的古文字學基本知識有A、B、C三個問題。哪三個問題?具體如下所示:
A.什麽是古文字學?
B.學習古文字學有什麽意義?
現在就按照這三個問題的順序,談談我的認識,供大家參考。要做到講的内容既正確又通俗,很不容易,如有錯誤,請大家批評指正。
A.什麽是古文字學?
從字面上來説,“古文字學”是研究古代文字的一門學問。但是,實際情況遠遠不是如此簡單。爲了正確了解“什麽是古文字學”,首先要知道“古文字”的涵義。也就是説,“古文字學”的“古文字”指什麽樣的古文字。我們所説的“古文字”,僅僅指漢語古文字,即漢字的古文字,既不包括國内少數民族古文字,例如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等,也不包括國外古文字,例如蘇美爾楔形文字(釘頭文字)、埃及聖書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瑪雅文字等。這是首先要説明的。
2.古文字範圍
古文字是對今文字而言的。今文字指秦漢及其之後的隸書、楷書等,古文字指秦漢篆字及其以前的文字。這是從漢字字體來説的。從古文字資料的來源來説,可以分爲兩大塊:一塊是傳抄古文字,一塊是地下出土古文字和少數地上實物古文字。但是,古文字學研究的重點是後面一塊,即出土古文字。
從目前發現的成體系的古文字看,按照時代和形體特點劃分,一般采用唐蘭先生的意見,有四種,加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現的秦漢古隸,共五種:(1)商代文字,(2)西周春秋文字,(3)六國文字,(4)秦系文字,(5)秦漢古隸。
3.古文字種類
在古文字階段,紙張還没有發明,文字都是書寫或鑄刻在其他有關物質上的。古文字種類是根據古文字的載體來命名的。大致有這樣幾種:(1)甲骨文,(2)金文,(3)陶文,(4)貨幣文字,(5)古璽文字(包括封泥文字),(6)玉石文字,(7)簡帛文字,(8)漆木文字。
爲了幫助大家了解古文字的時代與種類之間的關係及其内容,我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加以介紹:
(1)商代文字有甲骨文、金文。我想大家都知道甲骨文。人們一般説的甲骨文指出土於商王朝後期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陽小屯殷墟遺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成體系的文字。金文指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又稱爲銅器銘文。此外,還有少數書寫刻劃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
(2)西周春秋文字指西周時期和春秋時期的文字。因爲西周末年的文字和春秋初年的文字風格十分相似,如無明確年代記載或其他資料可供判斷年代,很難把它們區分開,所以合在一起。西周春秋文字主要是金文。西周早期還有陝西岐山與扶風的周原甲骨文,春秋晚期還有河南侯馬盟書和温縣盟書。盟書是用毛筆書寫在石片上的盟誓方面的文字。
(3)六國文字指戰國時期東方韓、趙、魏、燕、齊、楚六國的文字。現在人們一般按照考古學對文化分系的觀點,把六國文字分爲四系,即三晉系文字、燕系文字、齊系文字、楚系文字。這樣稱呼比較科學。因爲某系文字是由多個國家的文字組成的,如三晉系文字,除韓、趙、魏三國文字之外,實際上還包括周、衛等國的文字;齊系文字,實際還包括魯、鄒、滕、莒等山東半島地區中小國家的文字;楚系文字,在戰國早期還包括曾、越等國文字。這個時期的文字種類,除金文之外,還有貨幣文字、璽印文字、古陶文字、簡帛文字、漆木文字、玉石文字等。貨幣文字多是地名和幣額,貨幣形態有布幣、刀幣、圓錢、金版等。一般來説,三晉和燕用布幣,趙、燕還用刀幣和圓錢,齊也用刀幣和圓錢,楚用金版和蟻鼻錢,秦用圓錢。璽印文字包括封泥文字在内。從璽印性質來説,大致可以分爲官印、私印和箴言印三種;文字形式有朱文(陽文)和白文(陰文)兩種。古陶文字多是工匠刻劃或用璽印打印在陶器上的文字。簡帛文字多出自楚墓,如有名的湖北荆門市郭店楚簡;上海博物館、安徽大學、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大概也出自湖北,内容有古書、遣策(册)、卜筮禱祠記録等;楚帛書於20世紀40年代出土於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現在收藏在美國。漆木文字是書寫、刻劃和烙印在漆木器上的文字。玉石文字是刻劃、書寫在玉石上的文字。於此可見,四系文字的資料多少和種類分布是不一樣的。
(4)秦系文字。秦國位東方六國之西,原是西周故地。大概由於地理原因,秦國文字在形體方面比較忠實地繼承了西周文字特點,跟東方六國文字有一定區别。秦國文字和秦統一六國後的秦朝文字也不容易區分,人們籠統稱爲秦文字。所以,秦系文字實際上指除隸書之外的秦國文字和秦朝文字。秦系文字有金文、陶文、石刻文字、印章文字等。金文有著名的商鞅方升量、虎符、詔版等,石刻文字有著名的石鼓文、詛楚文、泰山刻石等。
(5)秦漢古隸指秦國、秦朝和西漢初年的隸書。因爲這個時期的隸書還不十分成熟,古文字成分較濃。爲了區别成熟的隸書(八分),把這種隸書稱爲古隸。屬於秦古隸的有四川青川縣木牘、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秦簡、湖北荆州市周家臺秦簡、甘肅天水市放馬灘秦簡、湖南龍山縣里耶秦簡等;屬於漢古隸的有湖南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帛書、湖北荆州市張家山漢簡等。
4.古文字學研究的内容
古文字學研究的内容,是由漢語古文字學形成的歷史決定的,因此有必要追溯一下漢語古文字學形成的歷史。
先秦秦漢時期,學童上小學讀書所用的課本,都是用常用字編成四個字一句的韻語,以便學童背誦記憶。例如:西周末年周宣王時太史籀編的《史籀篇》,秦始皇時李斯編的《倉頡篇》、趙高編的《爰歷篇》、胡毋敬編的《博學篇》,漢時把《倉頡篇》等三篇合爲一書,仍稱爲《倉頡篇》,或統稱《三蒼》。老師給學童講授這種小學課本時,不僅要教字的音、義,同時還要教字的形。所以漢代把講漢字形、音、義的學問稱爲“小學”。那時的“小學”是經學的附庸。到了宋朝,由於金石學的興起,“小學”受到金石學的影響,直到清朝末年,“小學”的文字部分又增加了以古銅器銘文和碑刻爲主的内容。尤其是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甲骨文的發現,以及西方語言學的影響,大大促進了古文字學的發展。1934年,唐蘭先生在北京大學開設古文字學課,他所編寫的講義叫《古文字學導論》,當時以石印的形式發給學生,1935年由來薰閣書店加印一百部,公開發行。在這部講議裏,唐先生講到古文字學的内容、分支學科,以及考釋古文字的方法等。可以説,古文字學真正成爲一門獨立學科應該是由唐先生《導論》建立起來的。直到現在,有關古文字學通論的書,基本上没有超出《導論》的範圍,僅僅在資料上和説法上略作修改、補充、調整,使古文字學的内容更加充實、完善。所以,我建議你們有時間、有精力,不妨把唐先生的《古文字學導論》找來讀一讀。這部書現在比較容易找到,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蘭全集》第三册收有此書,另外還出版了單行本。
從以上介紹的古文字學形成的歷史來看,可以把古文字學研究的對象分爲傳世古文字和出土古文字兩大塊。但是,根據古文字學學界的具體情況,古文字學家的興趣多在出土古文字,主要是偏重對出土古文字的考釋,所以有一些人認爲古文字學就是識讀出土古文字。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不恰當的。
我認爲古文字學研究的内容,從原則上來説,凡是跟古文字有關的都是。這好比語言學裏的現代漢語,不論是書面的語言還是口頭的語言,都是研究的對象。按照這一認識,實際上古文字學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廣泛的,諸如漢字的起源、漢字源流、古文字斷代研究、古文字專題研究、古文字學理論,等等。
要開展上面所説研究工作,目前古文字學界的人手遠遠不夠,希望在座的同學畢業以後,加入到古文字學隊伍中來。
5.古文字學的分支學科
古文字學有幾個分支學科,但是這幾個分支學科在古文字學界的説法並不一致。參照不同説法和我個人認識,大概有這樣幾個分支:甲骨學、青銅器銘文研究、戰國文字研究、秦漢文字研究。“甲骨學”包括甲骨文字、甲骨形制、占卜制度等。古文字學界或把“青銅器銘文研究”稱爲“青銅器研究”,我在這裏加上“銘文”二字,是爲了突出這個分支學科的屬性,以便與考古學的青铜器研究相區别。這樣説,不是“青銅器銘文研究”不重視對青銅器本身的研究,如器形、紋飾和鑄造工藝之類,但是這些不是古文字學研究的重點,而是考古學研究的範疇。“戰國文字研究”指對戰國時期的文字進行研究,“秦漢文字研究”指對秦國、秦朝和漢初的文字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古隸。有的學者把“戰國文字研究”和“秦漢文字研究”中的“簡帛文字”獨立出來,稱之爲“簡帛研究”或“簡牘帛書研究”等。考慮到這樣處理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没在“戰國文字研究”和“秦漢文字研究”中把“簡帛”分離出來作爲古文字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6.古文字學與其他學科
古文字學實際上是一個邊緣性學科,跟很多學科有關,我在這裏只能跟大家簡單談談與古文字學關係密切的幾個學科。
語言學。大家都知道,文字是記録語言的符號,每個字都具有形、音、義。我們識别古文字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古文字資料記載的是什麽内容,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研究。在古文字資料裏有很多假借字。大家都知道,字音有古今之别,字(詞)義有古今之分,你不具有古代漢語知識能力,即使你把古文字都認出來了,你還是讀不懂它,不知道它説的是什麽,你怎麽能作進一步研究?所以語言學對於古文字學來説,是十分重要的。
考古學。古文字資料大多是考古出土的,跟考古學的關係密切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在研究出土古文字資料時,首先要知道出土古文字資料的年代,如果古文字資料本身没有年代這方面的記載,只有通過考古學的辦法來確定。又如我們研究的古文字資料的遣策,因其記載的都是墓葬中隨葬物,往往可以跟考古出土實物相對照,對於某些不認識之字的確定、釋讀,很有幫助。
歷史學。古文字資料記載的多是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跟歷史學的關係十分密切。例如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年代、歷史地理、歷史制度、歷史文化等。如果你的歷史學知識欠缺,你怎麽知道古文字資料所記載的歷史?
文獻學。古文字主要見於出土文獻。因此,古文字學與古文獻學的關係極爲密切。有些古文字資料中語句或篇章見於傳世文獻,一方面傳世文獻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古文字資料中一些疑難問題,諸如文字識讀、文字借假、字詞解釋等;反過來説,古文字資料可能會解決傳世文獻中一些疑難問題,諸如文字校勘、傳世文獻真僞等。
因爲古文字學屬於人文科學,所以與它關係密切的學科也都是人文科學。其實,自然科學對於我們研究古文字學也很有幫助。我在這裏舉一個甲骨文“虹”字的例子來説明這一點。
再選擇兩條卜辭,用現在的通行字寫出,看看X代表的甲骨文所處的語境:
你們看,甲骨文X的字形跟此畫像石的虹多像,唯一的區别是X没有腳。卜辭説X“于河”,與古書記載和民間傳説的虹下飲河流之水也是相合的。所以説于省吾先生把甲骨文X釋爲“虹”是正確的。但是,李亞農認爲冬天十二月不可能看到虹,因此贊同葉玉森的釋法。從表面上看,李亞農的説法似乎很有道理,不過仔細想想,卻有問題。我們且不説當時的殷人是否有製造拱形橋的技術、能力,以及釋爲“橋”於文意是否通順,單從氣象學的角度來説,李亞農説冬天十二月不可能看到虹就不能成立。氣象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只有當太陽地平綫的視角小於42°,也就是説太陽的位置距地平綫的視角不超過42°,才可以看到虹。商王朝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殷墟,位於北緯36°以北。冬天太陽靠近南回歸綫。在殷墟這個地方,只要冬天太陽高出地平綫的角度不到42°,這時在北方的天空如果有水滴懸浮著,或者正在下陣雨,太陽從南方的天空射著北方天空的水滴時,就可以看到北虹。卜辭記載的虹是北虹,出現的時間是殷曆十二月(夏曆十一月)的下午,而且有雨雲,正符合北虹出現的時間、氣候和太陽視角等條件。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東虹日頭西虹雨,南虹北虹賣兒女。”因爲中國的地理位置在北半球,是看不到南虹的。中國人平時看到的虹是東虹、西虹,只有冬天才能偶爾看到北虹。因爲北虹少見,所以把北虹的出現看作是一種災異現象。從卜辭“王繇曰有祟”一語來看,這種迷信思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了。用氣象學的眼光來看,于省吾先生把甲骨文X釋爲“虹”是非常正確的。
B.學習古文字學有什麽意義?
學習古文字意義是多方面的,從上面A第6部分所談的古文字學跟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和文獻學等的關係可以看出這一點。爲了使大家進一步了解學習古文字的意義,我在這裏簡單地從三個方面談談。
1.了解先秦文化
漢字的性質屬意音文字,在漢字早期,象形成分極高,表意程度極强,所以,古文字不僅記録許多古代歷史文化,而且古文字本身也承載著大量古代文化信息。《沈兼士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第186—202頁收有沈兼士先生1936年在北京大學《國學季刊》五卷三號上發表的一篇名爲《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的論文,從訓詁學、文字學、文獻學、歷史學和民族學等角度對“鬼”字進行了深入研究。陳寅恪先生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在寫給沈先生的信中熱情贊揚説:“依照今日訓詁學之標準,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國今日著作能適合此定義者,以寅恪所見,惟公此文足以當之無愧也。”陳先生雖然是從訓詁學的角度説的,其實古文字學也未嘗不是如此。我在這裏舉幾個例子,可以充分説明這一點。
中國先民衣、食、住、行的情況如何,我想在座的同學不一定都知道。我們從幾個跟衣、食、住、行有關的古文字,可以大致上了解一點。
不過到西周之後,那時的貴族所穿的裘是很講究的,做裘的原料多是珍貴的皮毛,爲了保護毛不脱落和服裝的美觀,在裘外還罩上一件叫作“裼”的衣服。由於社會的進步,人們爲了防止毛的脱落,於是就把毛穿在裏面。人們把有毛的一面向裏的皮衣,一般稱爲“皮襖”。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流行一種有毛的一面向外的皮衣,稱之爲“裘皮大衣”。這種皮衣是從國外引進的,所以那時女生在冬天穿上這種“裘皮大衣”覺得很時髦。殊不知這種皮衣古已有之,名字叫“裘”,而不是叫作不倫不類、不古不今的“裘皮大衣”。
其次説食。
在没有容器等炊具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把食物弄熟吃的呢?《禮記•禮運》有一段文字説到這個問題:“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東漢時著名的經學家鄭玄注釋説:“中古(指傳説中的神農時代)未有釜、甑,釋米捭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耳。今北狄猶然。”唐人孔穎達對鄭注疏解説:“中古之時,飲食質略,雖有火化,其時未有釜、甑也。其燔黍捭豚者……以水洮釋黍米,加於燒石之上以燔之,故云‘燔黍’。或捭析豚肉,加於燒石之上孰(熟)之,故云‘捭豚’。”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五“燔黍捭豚”條引王念孫曰:“燔與捭,一聲之轉,皆謂加於火上也。《廣雅》曰:‘焷謂之缹。’古無焷字,借捭爲之。《鹽鐵論•散不足》篇曰:‘古者燔黍食稗而焷豚以相饗。’即用《禮運》之文。”據民族學的資料,用石炊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爲兩種:一是把天然卵石燒熱,迅速投入用木等材料製成的容器中,把容器中所盛水裏的食物煮熟;二是把食物放在石片上,然後石片放在火上把食物烤熟。“燔黍捭(焷)豚”很可能就是用這兩種辦法。也就是説,“燔黍”用第一種辦法把“黍”煮熟,“燔”在這裏泛指烹煮;按照王念孫的説法,“捭(焷)豚”用第二種辦法把“豚”烤熟。上揭甲骨文“庶”字形象地反映了石炊這一事實。據古文字學家研究,“庶”的結構从“火”从“石”,“石”亦聲,是傳統文字學所説的會意兼形聲字,“石”既表意,又表音。甲骨文“庶”象用火燒石塊之形。燒石塊做什麽呢?就是爲了把“米”“肉”之類食物加工成熟食。“庶”“炙”“煮”三字古音相近,可以通用。很可能“炙”“煮”是爲“庶”引申一般義的烤、煮而造的專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習慣的改變,石炊逐漸從日常生活中被淘汰,於是“庶”的烤、煮義被“炙”“煮”所取代。
不管是文獻説的“穴居”,還是考古發現的“半地穴式房子”,在甲骨文中似乎也有反映。例如上揭甲骨文“出”“各”二字。“出”从“止”从“口”或“凵”。“止”是“趾”的象形初文。“出”象人足(腳)從“口”或“凵”出去。“各”的字形結構剛好跟“出”相反,从“夂”从“口”或“凵”。“夂”是倒“止”。“各”象人足進“口”或“凵”裏來。所以古文字“各”有來義,上引《甲骨文合集》10405反卜辭“各雲自東”與“出虹自北”對言,就是很好的説明。古文字裏當“來”講的“各”,傳世文獻作“
從目前發現的甲骨文來看,那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車和舟,上揭甲骨文即“車”字的一種寫法。你們看這個“車”字多麽象形,車軸的兩端各有一個車輪和防止車輪脱出的轄,中間是車箱,車箱前面是車轅,車轅前端横著的是車衡,車衡兩端是車軛。車軛是套在馬脖子上的。兩軛駕兩馬,稱爲“服”;在兩服旁上加一匹馬,稱爲“驂”;再加一匹馬,共四匹馬,稱爲“駟”;再在左右驂旁邊各加一匹馬,稱爲“騑”。因爲這時駕車的馬共有六匹,所以又稱爲“六騑”。按照先秦制度,只有國君才有資格乘坐六匹馬駕的車。
2.正確理解字詞涵義
由於歷史的原因,詞義往往會發生變化,同一個詞古今的意思有所不同。前面説過,漢語古文字承載著大量古代文化信息,反映了字詞的古義,可以利用古文字字形正確理解詞義。我在這裏舉兩個裘錫圭先生曾經説過的例子:一個是“暴虎馮河”的“暴”,見裘先生《説“玄衣朱襮
《詩•鄭風•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又《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過去解釋“暴虎”,都説是空手搏虎。“暴”古書或作“虣”,从“武”从“虎”;甲骨文作上揭之形,从“戈”从“虎”,裘錫圭先生認爲是“暴虎”的專字。從甲骨文“暴”字字形來看,象用戈擊虎之形,舊説空手搏虎叫“暴虎”,是不正確的。古代狩獵,都是乘車。在古代,“暴虎”之“暴”或訓爲“徒搏”,大概指徒步持武器搏虎,後人卻誤認爲是空手搏虎了。
《墨子•非儒下》記儒者曰:“君子勝不逐奔,揜函而弗射……”自晚清學者孫詒讓以來,人們多對“揜函而弗射”不得其解,或説“函”爲“臽”字之誤,或把“函”訓爲“甲”,都於文意不甚順適。裘錫圭先生根據甲骨文和金文“函”字字形,贊同王國維先生意見,“函”的本義是“盛矢之器”。“揜函”之“函”即用這一本義。此説無疑是正確的。“函”的異體作“圅”。“圅”即由上揭甲骨文“函”演變而成,象倒“矢”裝於皮囊之形。現代漢語裏“信函”之“函”指裝信的袋子,即“矢函”之“函”的引申義。《墨子•非儒下》儒者所説的“君子勝不逐奔,揜函而弗射”,其意是説:“君子”戰勝了對方軍隊,對方士兵逃跑的時候,追逐的士兵要把裝箭的袋子掩蓋起來,不要向逃跑的士兵射擊,顯示儒家説的“君子”的仁愛精神。
3.避免讀寫錯誤
學習一點古文字學知識,至少知道一般常用漢字的結構,避免我們在讀寫漢字時出錯誤。比如我過去讀小學的時候,總是分不清“炙”與“灸”兩個字,“閏”字到底是从“王”還是从“玉”。後來有了一點古文字學知識,才知道“炙”與“灸”是兩個形、音、義都不相同的字。“炙”音zhì,“灸”音jiǔ,用《説文》的“六書”來分析,“灸”是一個形聲字,从“火”、“久”聲;“炙”是一個會意字,从“火”从“
大概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那時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聽説某著名電視臺播音員把第一句的“烏啼”讀成“鳥啼”。學過一點古文字學的人都會知道,“烏”與“鳥”的區别在“鳥”有表示眼睛的一點,而“烏”没有表示眼睛的一點。“烏”和“鳥”都是鳥,在造字的時候,無法在外形上把它們區分開,古人很聰明,掌握了烏鴉渾身都是黑色的特點,遠看很難看出它的眼睛,所以在造字的時候,不點出它的眼睛,而突出它另一個特點:大嘴。張繼《楓橋夜泊》“烏啼”之“烏”,頭部没有象徵眼睛的一點,顯然應該讀爲wū(烏),而不應該讀爲niǎo(鳥)。據説張繼《楓橋夜泊》這首詩,在日本幾乎家喻户曉,每年春節來中國旅游的日本人,會特地到蘇州寒山寺去聽“夜半鐘聲”。如果播音員此事是真的,就有點太丢中國人的臉了。
C.怎樣學習古文字學?
我想大家都知道,學好某種東西,興趣很重要。如果對古文字學毫無興趣,你怎麽能把古文字學學好?我想在講怎樣學習古文字學之前,先跟你們聊聊我是怎樣對古文字學産生興趣的,供大家參考。
根據我的經歷,我建議你們先看一點古文字學方面的通俗讀物,培養自己對古文字學的興趣。有了興趣,然後看一點古文字學通論的書,再看一些著録古文字資料的書籍和古文字研究的論著。循序漸進。我認爲你們在學習古文字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如下五點:
1.多看原始資料。據我所知,很多學古文字的人,是通過各種“古文字編”學習的,如《甲骨文編》《金文編》《古璽文編》等。按照我學習的經驗,應該多看原始資料。因爲多看古文字原始資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種古文字資料的原始面貌,以及各個古文字所處的語法位置、它的實際用法等,有利於加强、提高我們的識字能力,比起根據一些古文字工具書學習古文字要好得多。
2.多看好的論著。這一點對於我們初學古文字學的同學來説很重要。臺灣學者嚴耕望先生曾經説過:“青年……學術基礎尚未鞏固時,千萬不要亂看,一定要選擇標準高的好書看,千萬不能看品質低劣的書。因爲自己辨别的能力尚不夠,很容易受到劣書的影響,走不上正軌……或者更是走到歪路上去。”(見《怎樣學習歷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9頁)這是經驗之談,千萬須引起我們重視。要做到這一點,你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你們在看論著時,不僅僅是學習好的論著解決了什麽問題,還要學習好的論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分析問題,如何使用資料,以及注釋形式和文章風格,等等。今後自己寫論文時,開始不妨有意模仿這些好的論著的研究方法和文風,久而久之,自然而然,漸漸會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寫作能力,寫出好的文章來。
3.多做筆記。學習的時候,遇到你們認爲重要的或感興趣的資料,不論是原始資料還是論著資料,都要及時抄下來,不然事後就忘記了,千萬不要認爲自己大腦好,記憶力强,不用抄寫。俗話説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産生的靈感,更要及時寫下來。這種靈感往往一閃而過,應該及時抓住它,它很可能就是一個重要發現,可能解決學術上一個重要問題。
4.多寫札記。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做筆記,同時也要寫一點札記,哪怕是幾十個字。我爲什麽要説寫札記呢?這樣做至少對我們有幾方面的好處。一是加强思考能力,二是鍛煉研究能力,三是提高寫作能力。你寫的這些札記,在將來一定會有許多成爲你的論文素材。我在這方面是深有體會的。我有很多論文就是根據讀書札記改寫而成的。
5.泛讀與精讀相結合。現在,古文字資料層出不窮,舊的資料還没有來得及消化,新的資料又公布了;論著也是層出不窮,跟古文字有關的期刊、集刊、專著不少,根本看不過來。因此,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早一點定出今後研究的方向,對跟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資料要精讀,對一般的資料可以泛讀。這種學習方法跟博與專是一致的。我希望你們知識面儘量拓寬一點,但是學習研究要守住一個中心。這樣容易學習好,容易出研究成果。
關於學習古文字學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五點就講到這裏,不過對其中第2點還需要補充説明一下。有一些好的論著夾雜著一些不好的東西,在學習時千萬要注意,不要把不好的東西也當作好的東西吸收、模仿。現在有很多人不大注意這一點,吸收、模仿不好的東西,甚至把不好的東西發揮得淋漓盡致,變本加厲。
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做到以上所説的五點之外,還要做到一點:不盲從。因爲在學習時,你們看的專業書籍和論文,大多數是古文字學界的專家教授寫的,對於初學古文字學的學生來説,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容易産生盲從的心理,認爲他們説的都是對的。我年輕的時候,跟你們一樣,也有這樣的心理。好在我學習古文字學主要是靠自學,所以,在我眼裏,没有絶對權威,也没有門户之見。尤其是現在,社會上對我們的專家教授頗有微辭,如網傳把專家教授稱爲“磚家”“叫兽”。
説到這裏,使我想起葉聖陶先生在一封信中所説的話。1959年至1960年之間,中華書局打算重印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請葉聖陶先生寫序。葉先生給當時中華總經理金燦然先生寫信説:
自1975年5月起,梁實秋先生爲臺灣《中華日報》副刊“四宜軒雜記”專欄撰稿,其中有一篇叫《拜倫》,説到英國詩人拜倫有一個異母所生的妹妹奧格斯塔。此文發表後,有一位讀者叫黄天白的,寫了一篇《四宜軒雜記的〈拜倫〉篇讀後感》,也發表在《中華日報》副刊上,指出梁先生這一説法是錯誤的,説奧格斯塔是拜倫異母所生的姐姐,而不是妹妹。“英文sister一字,可姊可妹”。奧格斯塔到底是拜倫異母所生的妹妹還是姐姐,恐怕在大陸根本不算什麽問題。但是,梁先生把雜記結集出版時,在《拜倫》後寫了一則“後記”,不僅公開承認自己錯誤,而且還附上黄文。梁先生“後記”説:
我常常對學生説,在學術面前人人平等,不要以爲老師、教授、專家説的都是對的。我跟你們講的問題,有一些也可能未必正確,即使是對的,也要通過你們自己的大腦思考,爲什麽是對的?對在哪裏?千萬不要盲目接受。盲從,是最没有出息的。最近,我翻閲嚴耕望先生論文選集,覺得他在《漢書地理志縣名首書者即郡國治所辨》附記二有一段話説得很好,我轉引在這裏:
在“不盲從權威”的背後,實際上隱含對權威的説法敢於懷疑。胡適先生有很多名言,其中一句名言談到懷疑的精神,我把他的手迹揭示於下,供你們欣賞:
請大家注意:“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只有當我們對别人的某種説法表示懷疑,才會進行研究,才會發現問題,才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取得超越别人的成就。
胡適先生的這一名言,除了説做學問之外,還説到做人:“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説得多好!可是我們有些人,總認爲自己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懷疑這個人,懷疑那個人,甚至懷疑自己的老師。不知這些人看過胡適先生説的這句話没有?看過又作何感想?
胡適先生晚年曾經説過,他的懷疑精神可以追溯到他少年時代(見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17頁)。縱觀古今中外著名學者,大多跟胡適先生一樣,在青少年時代就具有“不盲從、敢於懷疑、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例如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王國維先生在少年時代就有駁俞樾《群經平議》之作。俞樾是晚清著名學者,主講杭州詁經精舍長達三十餘年,桃李滿天下。他是王國維先生的前輩。王國維先生的父親站在傳統道德觀念的立場上,在他的日記裏對王國維先生這一行爲進行了批評,説:“見靜駁俞氏《群經平議》,太直率,既自是,又責備人……〔宜〕痛戒此習。”(轉引自陳鴻祥《王國維年譜》,齊魯書社,1991年,第24頁)“靜”是取王國維先生字“靜安”的第一個字。
結 語
* 《學習古文字學ABC》是在中國人民大學强基班上的演講稿。
原載《出土文獻研究》第二十一輯,引用請據原文。
推薦閱讀